其他
资讯
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其他 > 军队文职 >

2020河南公选遴选考试-格正教育

河南军队文职基础知识:古代计时方法汇总

来源:作者: 发布时间:2021-01-09

“庆历四年春”、“永和九年岁在癸丑”、“康熙二十三年”、“孟春三月”等这些出自文学名篇中的词汇,都是古代用于计时的不同方法,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古代用于计时的不同说法吧。


一、纪年法。


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:


(1)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。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。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惠文王十六年,廉颇为赵将。”


(2)年号纪年法。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。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,并以年号纪年。如《岳阳楼记》“庆历四年春”、《琵琶行》“元和十年”、《游褒禅山记》“至和元年七月某日”等。


(3)干支纪年法。如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予犹记周公之被逮,在丁卯三月之望。”“丁卯”指公元1627年;《与妻书》“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”,“辛未”应为辛亥。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,如“甲午战争”“戊戌变法”“庚子赔款”“辛丑条约”“辛亥革命”等。


(4)年号干支兼用法。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,干支列后。如《扬州慢》“淳熙丙申”,“淳熙”为南宋孝宗赵昚年号,“丙申”是干支纪年。


二、纪月法。


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:


(1)序数纪月法。如《采草药》:“如平地三月花者,深山中则四月花。”《〈指南录〉后序》“德祜二年二月”,“是年夏五”,“五”就是五月。


(2)地支纪月法。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,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“建”字。如杜甫《草堂即事》诗:“荒村建子月,独树老夫家”“建子月”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。


(3)时节纪月法。时节纪月法有两种:一是各季的三个月分别用孟、仲、季称代。如一月就是孟春,二月就是仲春,三月就是季春。


二是用一些文学化的代称,多以当月有代表性的植物代称。如“二月”称为“杏月”,“三月”称为“桃月”等。明、清时期,还有所谓”十二花神“当值各月:正月梅花神寿公主,二月杏花神杨玉环,三月桃花神息夫人,四月牡丹花神丽娟,五月石榴花神卫氏,六月荷花神西施,七月葵花神李夫人,八月桂花神徐贤妃(名徐惠),九月菊花神左贵嫔,十月芙蓉花神花蕊夫人,十一月茶花神王昭君,十二月水仙花神洛神。如《古诗十九首》:“孟冬寒气至,北风何惨栗。”“孟冬”代农历十月。


三、纪日法。


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:


(1)序数纪日法。如《项脊轩志》:“三五之夜,明月半墙。“三五”指农历十五日。《〈黄花冈〈七十二烈士事略〉序》:“死事之惨,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。”


(2)干支纪日法。如《殽之战》:“夏四月辛巳,败秦军于殽。”“四月辛巳”指农历四月十三日;《石钟山记》“元丰七年六月丁丑”,即农历六月九日。


(3)月相纪日法。指用“朔、朏、望、既望、晦”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。每月第一天叫朔,每月初三叫朏,月中叫望(小月十五日,大月十六日),望后这一天叫既望,每月最后一天叫晦。如《赤壁赋》“壬戌之秋,七月既望”。


(4)干支月相兼用法。干支置前,月相列后。如《登泰山记》:“戊申晦,五鼓,与子颍坐日观亭。”


四、纪时法。


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:


(1)天色纪时法。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,它们的名称是:夜半、鸡鸣、平旦、日出、食时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昳、晡时、日入、黄昏、人定。


(2)地支纪时法。以十二地支(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,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,子时即夜间11点至次日1点,依次类推。


(3)特殊时段名称-五更。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,用鼓打更报时,所以叫作五更、五鼓,或五夜。把夜间分为五更:相当于现代的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,9点到11点为二更,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,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,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。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仰头相向鸣,夜夜达五更。”


例题


我国古代受科技水平和计时手段的限制,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,用鼓打更报时,所以叫作五更。其中“四更”与时钟的对应是( )


A.21点―23点 B.23点―1点 C.1点―3点 D.3点―5点


【答案】C。解析:五更法把夜间分为五更:相当于现代的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,9点到11点为二更,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,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,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。故本题答案为C。


其他

注: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。

上一篇: 2021河南选调生考试行测技巧:语句排序抓逻辑起点之重复词

下一篇: 2021河南军队文职护理学资料:冷疗法的应用